• 门诊时间:

    08:00-21:30(周一至周日)

  • 咨询热线:

    020-36229300

  • 跟痛症

    概念

    跟痛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的足跟跖面疼痛,步行或站立时疼痛加重,肥胖者多见,常见于中老年人,特别是45岁~60岁发病最多。临床主要以单足或双足跟部在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为主要特征,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。

    跟骨骨刺又称跟骨骨质增生,因附着在跟骨的腱膜、肌腱的反复牵拉,在肌肉附着处所形成椎状的骨质增生,是一种退行性无炎症性疾病。跟骨骨刺往往和跟痛症同时存在,但跟骨骨刺并不一定是跟痛症的原因。

    病因

    本病多由于跟骨结节的附着处受到长期、持久、过大的牵拉而发生的慢性损伤所致。

    临床表现

    临床表现为病程缓慢,足跟跖面疼痛,步行或站立时疼痛加重,足跟骨跖面内侧结节处有局限性压痛。人在行走时,骨刺与周围肌肉、腱膜等软组织产生摩擦,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,促使足跟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。炎症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了足部的神经末梢,从而出现疼痛及不适。此外,行走时骨刺对足底部皮肤及软组织的压迫和跟骨内血液瘀积、骨内压增高也是产生疼痛的原因之一。

    疼痛轻者走路或久站后逐渐疼痛,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,疼痛甚至涉及小腿后侧。

    检查

    体格检查、X线检查。

    诊断

    根据好发人群,行走时足跟疼痛,结合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。

    辨证分型

    中医病机: 足跟是人体主要的受力负重部位。由于劳累过度,腰脚伤损,骨弱筋弛,加之高年之人,脾肾阳虚,肾精亏耗不足以濡养筋骨,故发足跟疼痛。若起居失慎,露卧贪凉或久居湿地,则风寒湿之邪乘虚而人,痹阻经络,血脉滞涩,则发为痹之症。     中医诊断: 跟痛症的辨证首先应从肾虚立论。若病久不愈,血脉滞涩,营卫不得贯通,或居湿地,贪凉露卧,虚邪贼风乘虚而入则发为肾虚痹阻性跟痛。所以本症可分为肾虚与痹证性跟痛两大类。

    1.肾虚:证候:行走、站立时双腿酸软无力,双跟部酸痛,走路越长酸痛越明显。舌淡苔薄白,脉细。辨析:年老体弱或久卧不起,以至肝肾不足,骨萎筋弛,故双腿酸软无力,双足跟痛,舌脉皆肾气虚之象。

    2.痹证:证候:跟部肿胀、疼痛、皮肤色红、肤温稍高,膝关节时有疼痛并困怠无力,舌淡红苔腻,脉弦涩。辨析:劳伤之人,肾气亏损,复感受风寒湿之邪,虚邪相客,经络痹阻,气血不舒,故见疼痛、肿胀、双膝困怠。风湿之邪,积久化热,故见皮温高,皮色红。舌脉乃风湿闭阻经脉之象。

    治疗

    治疗主要针对疼痛,对症治疗,有手术指征者可手术治疗。  

    1.热敷

    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,是减轻疼痛有效方法。每天早晚用热水泡足1520分钟,同时双足相互作摩擦运动,效果更佳。 

    2.按摩

    可用手指在足跟部作按摩,用拇指挤压足底部皮肤,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。  

    3.理疗

    在疼痛局部作磁疗、蜡疗、超声波、红外线等治疗。 

    4. 中医治疗

    (1)辨证选方:

     肾虚:治法:补肾壮阳,强筋壮骨。方药: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。

     痹症:治法: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。方药:独活寄生汤加减,若疼痛较重者可加用制川乌、红花;寒邪偏盛者可加用附子、干姜,湿邪偏重者可加防己、苍术;正气未虚者可酌减白芍、地黄、人参等药。

    2)其他疗法:  外用药物:痹证性跟痛症可选用损伤风湿膏外敷。亦可选用骨伤外洗方外洗。

    5.手术治疗

    有手术指征者也可采取手术治疗。

    预防

    1.尽量减少走动,不负重,并注意防寒保暖。

    2.选择合适的鞋子,应少穿质地较硬的皮鞋,而穿用舒适的布鞋,号码可略大些。并且加用软一些的鞋垫。可将厚鞋垫部分挖空,使骨刺不与鞋底直接接触,以减轻疼痛。

    3.平时注意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,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。

     
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广州市康复辅助器具在线咨询
  • 患者端小程序
  • 患者APP安卓版